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人才师资 | 教育教学 | 学科建设 | 科研创作 | 招生就业 | 合作交流 | 校园生活 
 
  离退办首页/ 关工委/正文
  天津美术学院首页 
  离退办首页 
  职责要点 
  关工委 
  离退休党支部 
  养生保健 
  最新消息 
 
 
和青年教师谈如何认识当前的教育形势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体会之一

和青年教师谈如何认识当前的教育形势

原教务处长 蒋志华 教授

 

今年7月份,国家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它描绘了2010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国家意志,  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好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战线的主要工作。

作为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入理解《纲要》的精神,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作为青年教师,代表着学校的未来,不能满足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了解业内的信息。一定要加强学习,明了当前的教育形势,明了怎样办一所令人民满意的大学。这样,我们在规划未来时,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如何评价建国以来的中国教育,如何认识教育战线取得的已有成绩?《纲要》作了如下的概括:1、在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3、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4、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纲要》同时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2、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3、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4、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箩发展滞后;5、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下面,我们结合这些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特别是结合我院近年来发展的实际,和大家一起学习和领会《纲要》的基本精神。

建国以来,应当讲,党和国家是重视教育的。但是大家知道,高等教育走过的路并不平坦。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无经验可循,总起来是学习传统,学习苏联。高校教师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没有探寻出自己的路。

一场“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了十七年的教育。接下来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十年未能招生。当时的人们完全不了解国际上发生了些什么。事实上,欧美的发达国家在教育的发展上已远远地把我们抛在后面。1970年,欧洲发达国家的高教毛入学率已达到15%——25%,美国更是把二战结束时的30%毛入学率猛增到50%。人才的差距实际是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这个道理我们竟然到上世纪80年代才算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1978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这是小平同志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加上全国科学大会,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标志着科教兴国的战略开始实施。从此,在中国,知识有了它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始成为国人的共识。

恢复高考后的高校实际上要承载历史的重任。十年劫难,高校停办,人才培养出现断层,中华民族要抚平伤痕,奋起直追,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必须要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脊梁。从这一点讲,没有高考的及时恢复,就不会有迅速崛起的中国,就不会有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应当算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一个起步。

1999年,中央决定高等院校扩招,这算是大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吧。中国的高教规模猛增,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教育资源的短缺,不少人开始质疑高校的教学质量。(待续)

 

 

 

 

 

 

关闭窗口
 
 
 
 

All Content Copyright 天津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津备05013602号-1 津教备0059号